•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迁徙繁衍

陕南移民历史话今昔

时间:2017/8/30 11:42:23   发帖人:夏宏铖   来源:夏氏宗亲网   阅读:6071   评论:1
内容摘要:陕南移民历史话今昔  陕南清乾隆时期移民时代背景  清乾隆时期,自清圣祖定鼎中原以来,历经康乾盛世,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人口激增,由于安庆地区人口多,田地少,据怀宁县庆衍堂夏氏宗谱记载在安庆族人购一穴阴地,先后葬葬入棺材十五棺,可见当时土地之紧张程度。人口与田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安徽连年发生旱涝等特大自然灾害,造成...
  陕南移民历史话今昔

  陕南清乾隆时期移民时代背景

  清乾隆时期,自清圣祖定鼎中原以来,历经康乾盛世,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人口激增,由于安庆地区人口多,田地少,据怀宁县庆衍堂夏氏宗谱记载在安庆族人购一穴阴地,先后葬葬入棺材十五棺,可见当时土地之紧张程度。人口与田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安徽连年发生旱涝等特大自然灾害,造成饥民、灾民、流民等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清政府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也是出于垦荒戌边,增加赋税的需要,从南方各省招募大量移民迁移陕西南部安康、商州、汉中地区安居。这次浩浩荡荡的移民运动,安庆和陕西地方志却鲜有记载。

  禹王宫移民印记

  巍巍八百里秦岭山脉,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豺狼出没,地广人稀,诗人贾岛留有:“一山未尽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又有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千古名句,形象的描述了商洛山阳县的地理状况。我们的先祖凭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坚韧毅力,大批江南移民来到这里之后,只好进深山老林插草为标圈地置业,在举目无亲的条件下,艰苦的环境没有使他们退却,勤劳勇敢的安庆人,劈荆斩棘,烧荒垦田;刀耕火种,高低木作墙,新旧茅为屋,不畏艰难繁衍生息世代薪火相传至今。由于当地原居民或大槐树移民在江南移民之前,大多居住在川道地理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山阳县城原先有大槐树移民集资修建的山西会馆,江南移民被称为流民、难民。大部分人靠手艺谋生,俗有九匠十八佬之称,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质量大大低于本地土著。清乾隆五十七年山阳县江南移民潮,已经达到顶峰,大量移民的涌入,势必给当地土著百姓利益势力有所冲突,帮会械斗利益纠葛不断。知县何树滋(湖北钟祥人)筹集资金,在山西会馆对门修建了禹王宫,自此民间有了处理日常纠纷的的场所,禹王宫的修建也代表着南方客家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部分行业得到了约束,自此下湖客家人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改善。在语言方面不但没有被当地人同化,而且保留了原始的蛮子腔。在生活方面秉承了南方人特有的精明强干,吃苦耐劳的品质。民风厚道淳朴,从而造就了今天陕南山区庞大的“下湖客家人”群体朴实沉稳热情好客的个性。

  习俗

  在陕南诸县中有百分之六十人口祖上来自安徽安庆地区,他们四散居住在大山深处,凭口音就能断定其祖上来自哪里,如:你——“en嗯鼻音”我——ewo(音“厄哦”;舌后迸发音),他——“ké”(音“客额”)去,吃饭——七饭,这就是江南人。吃饭——洽饭一般是湖南湖北移民后裔。山阳县有个鹄岭横亘在县域中部,从生活习惯上来讲,岭北大槐树移民后裔喜吃酸,主食以馒头面食为主,种植川道高产作物大豆高粱小麦。岭南下湖客家人喜吃腌菜腊肉,以大米面食为主,种植适合山区的包谷黄豆土豆杂粮。将收获的粗粮以及山货皮毛以以物换物的方式,肩挑背扛到几十里远的集镇换取大米和生活必需品。有谚语形象的描述了五方杂处的漫川人民生活习俗,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战火洗礼至今仍然留下移民历史印记:“鸡不叫狗不咬,半夜谈年黄州佬。”“半夜起来上扬州”等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

  一个地方的丧葬习俗也可以反映出当年移民的痕迹,原以为山阳岭南人“打待尸”的习俗源自安庆呢,后来经过多方求证,又到安庆实地走访发现孝歌并非从安庆地区传来。而是本地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的固有丧葬形式。孝歌以其粗旷豪放的独特魅力传承至今,细细品味山阳孝歌,亦吸收了黄梅戏的细腻韵味,如十对花:“你出五来我对哟呵五呀哎嗨呀,什那么开呀花呀子依子哟,过端午哇呀子依子呀。”在核查了诸多自清乾隆以后在山阳漫川一带故去的先祖坟茔以后,发现很多早期坟茔只是一个土堆,近一百多年的坟头才有石头垒砌的坟头。鹄岭以南的下湖客家人也有厝柩的习俗,两地的道士丧葬道场法事腔调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走访了何氏三高堂老年人询问他们的祖籍地,只是笼统的回答是江南太湖人,或分不清说的是淮陵还是怀宁。我家一块老祖墓碑上居然刻着“大清江南湖北省安庆府槐林县源潭铺”字样,居然把“怀宁”写成“槐林”。清末改朝换代,民国军阀割据,解放战争之后又历经文化大革命浩劫,破四旧封资修焚烧家谱,很多宝贵的家谱资料当做封建产物焚烧殆尽,致使今天能清楚准确地叙述祖籍地的人少之又少。

  当年移民生存状况

  遥想当年,先辈们或孤身一人,或兄弟相伴,或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北迁陕西,何等悲壮!临行前,痛饮家乡父老饯行的滚烫包谷酒,焚香泣别列祖列宗,在安庆码头一次次的回望生他养育他的那熟悉的地方,回首登船话珍重,今日一别何日还?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出安庆、过九江、逆流而上到襄樊、走武当、越云岭,靠铁脚丈量着楚山汉水的角角落落,用双肩扛起岁月沧桑,坚持不懈在异乡他地为子孙撑起一片天空,何其壮观。尽管当年瘟疫肆虐、饥饿折磨、花光了盘缠,钟灵毓秀的陕南迎来一批又一批陌生的移民。目前,这些移民的后代散居陕西安康、商洛、汉中和湖北十堰、河南焦作等三十多个县市,迄今有250多年历史,繁衍十余代,人才辈出。无祖无我,先祖创业之艰难不可忘,我们要世代牢记这段悲壮的移民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对祖宗的背叛。

  陕南白莲教王聪儿聚匪造反,所过之处大肆屠戮沿途无辜百姓,命赴黄泉者不计其数;幸运者,历尽劫难,江南移民九死一生。据庆衍堂夏氏宗谱记载,庆衍堂夏氏多个支系迁往陕西省汉中府洋邑椒溪河东岳殿居住,嘉庆三年戊午正月初八亥时,家族有多人遭白莲教一干土匪杀害。时至今日,翻开已经泛黄的家谱,当读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仍然会感到心痛,灭门血案警示后人远离邪教!

  安庆寻根追根溯源

  漫漫寻根路,娘唤儿千里孤坟何时魂归故里;

  滴滴思乡泪,盼重逢怀宁问祖終究血浓于水!

  尊宗敬祖、孝道仁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华夏民族千年遗风。最初迁移过来的100多年里,皖陕虽相距千里之遥,但两地宗亲手足情深,修谱祭祖,来往密切。然而,清末以来,国家动荡,战乱不断,叔伯兄弟,失去联系,音讯全无。“亲三代,族万年”,虽然我们离家很久很久了,但我们在心里不止千万次的呼唤,我同宗同族的兄弟、以及叔伯长上你们在哪里?身体里同样流淌着的是迁皖始祖的血,万水千山割断不了我们浓浓的亲情,无论多么艰难,一定要把你们找到,一个都不能少。凭着这种信念,2009年以来,我多次在多个论坛贴吧发帖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后来安庆报本堂的夏氏宗亲、以及安庆义门陈后裔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这后来才联系上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长江塑业公司庆衍堂的夏松杰大哥。六年过去了,我三次往返于江西、安庆等地查找资料,回来整理制作录入电子版宗谱制作软件,一遍遍阅读,收获颇丰。在整理宗谱的这些年,也使我变得的成熟豁达,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纵古观今品鉴历史,敦宗睦族的同时,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在悄然升华。

  谱牒文化亲情的纽带

  “国有史,以记兴亡之迹,通古今之变;县有志,以考地方之沿革,知人事之变迁;家有谱,以溯世系之本原,辨昭穆之伦次。”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靠个人与家族及姓氏宗亲的传承来完成的,假如没有这种传承,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是家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和平台,修谱就是将祖先的来龙去脉及我们的情况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意义深远。清末以来,由于没有参加老家历届续谱,陕南各支普遍存在族谱毁损、字辈混乱、世系不明等严重问题。因此,正视问题,顺应时势,编修一本新谱已刻不容缓,这也是迁陕宗亲几代人的百年夙愿。鉴于这种情况,陕西山阳县宗亲发起续谱倡议,此举很快得到广大宗亲积极响应,并成立了编修委来组织这项活动。2010年陕西韩城为了纪念大禹开凿龙门,定九州祭祀先祖大禹,我有幸接到韩城主办方发来的请柬。代表陕西省夏氏宗亲参加此次盛会,和南京的大禹文化研究会夏仕延宗亲、河南光山的夏惠元宗亲首次相聚在一起。谈起家谱续写问题都感到迫在眉睫,后来又得到在江西水务局工作的夏卫兵宗亲和武汉的夏氏宗亲网创办者夏伟在网络方面的技术协助。在家谱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修谱过程中也有少数宗亲认为没必要修谱,有没有家谱无所谓的错误观念。这种思想源自观念和出发点的不同,是我工作上失误没有统一认识,思想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为了修谱加重了家族成员经济上的负担。由于老家谱没有详细记载清乾隆时期从安庆迁往陕西详细地名,尽管多方寻找,仍有部分散失在陕西各地,没有下落;仍感有愧于列祖列宗,怕自己的能力有限贻误子孙,自知肩上责任重大,蒙族人信任被推荐为主编,幸未辱命今日谱成与诸位共襄盛举,族人奔走相告欢聚一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传家有道唯孝悌,孝悌传家源远流长。铭记先人遗训,传承勤俭家风,不惧山远水遥敦宗睦族共举兴族大业。

  时至今日网络发达,各种宗亲网,根亲网给追根溯源缅怀先烈的人们提供了便利,也是移民后裔宝贵的精神家园,家谱传承需要更多的年青人来参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家谱文化,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要数典忘祖,时代在变化,纸醉金迷的生活很容易让人迷失本性,通读家谱中族训家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授童蒙品行端正,族人受益家族之幸,为官则刚正不阿,为民务尽本分,修身齐家造福后人,当饮水思源,水流千里归大海,树高万丈叶落归根,抚今追昔殊不知人在陕南根在安庆。

  安庆怀宁庆衍堂夏氏胜一公圩股江夏庄迁陕支系二十一世孙夏书杰

  发贴者:夏书杰   时间:2015-7-26

标签:陕南 移民 历史 话今昔 
相关评论

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微信:18908662169


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闽ICP备17018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