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夏氏源流

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上)

时间:2017/8/21 9:59:37   发帖人:夏明府   来源:夏氏宗亲网   阅读:4490   评论:0
内容摘要: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上)  前言  夏族家谱在民国五年(1916)三月,由夏氏支系“明德堂”四世裔孙廷芳公编纂,后又经先父德祥公(字容光)在1983年6月整理,至今前者历时近90年,后者也有20年矣,20年之沧桑变化,恐失知悉,为此继祖先辈之后,再...
  回族夏氏祖源考略及镇江夏氏家谱注校(上)

  前言

  夏族家谱在民国五年(1916)三月,由夏氏支系“明德堂”四世裔孙廷芳公编纂,后又经先父德祥公(字容光)在1983年6月整理,至今前者历时近90年,后者也有20年矣,20年之沧桑变化,恐失知悉,为此继祖先辈之后,再为续修。

  廷芳公在1916年本的记略中称:“倘有族人能知列代秩序,补其缺而弥其隙,改絃而更张之,是所厚望焉。”

  先父德祥公在1983年本的前言中称:“兹据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的杨永昌先生撰《漫谈清真寺》22页。”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十五载:“公元十四世纪初(皇庆年间)有一位博学有才德的长者,名摄思廉•夏•不鲁罕丁者,系开才龙人(一说系查者倒棉人),随贡使到泉州,时已八十多岁。任清净寺教长职务,达五十八年之久,於明洪武三年(1370)寿终,享年141岁。其后人有夏敕、夏彦高、夏得升、夏日禹均为泉州清净寺教长。从元皇庆年间(1312)至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历时三个世纪。”为追本溯源,从而联想到二伯父(廷芳公)所撰家谱记略所云:“我夏氏祖先自明朝入关,定居扬州”之说。按照时代上来讲,是与这位来自伊朗国法尔斯省的开才龙人,摄思廉•夏•不鲁罕丁之后人似相吻合,如从地理上来说,这与二伯父(廷芳公)所述“入关”两字似又联系不上,抑当时所谓“入关”即指来自国外之意,我(德祥公)不能按照这些假设来下结论,只能在忠於事实之基础上作有限之补充,故特摘抄如上,以供后人进一步考证。”

  家谱则是延续家族的历史和维系血缘关系的纽带。我镇江回族夏氏支系迄今虽有家谱而不详,祖父辈也曾呕心沥血地搜集资料,但皆因历史条件所限,而不能深探其究,今日生逢盛世,如不尽心尽力,为伊斯兰文化、回族文化、家族史文化做点什么,岂不有负先辈们之厚望。为此,特遵祖父辈之遗命,就廷芳公(二伯祖)之记略,先父德祥公之前言两内容所得知之情况,进一步探索。

  一、夏姓由来

  夏姓回族人,最早见於福建泉州清净寺主持“夏不鲁罕丁”。早在元皇庆年间(1312—1313)有大食(阿拉伯)陁婆离慈人不鲁罕丁①,随伊利汗王朝贡使乘海舶来华,时龄84岁,博学有才德,精健如中年人,在福建泉州被任命为清净寺摄思廉。②“摄思廉”一词乃阿拉伯语言之汉音,意为“伊斯兰之长。”元吴鉴《重立清净寺碑》称:“摄思廉犹华言主教也。”亦意为“宗教之明证”。不鲁罕丁自荣任泉州清净寺主持,遂定居泉州,由于其博学有才德及在任时间内之懿行,泉州回回群众称其为“摄思廉•夏•不鲁罕丁(按:“夏”在大食文,本意为“老者”“学高德劭”者之尊称。今译为“筛海”)。由于“摄思廉”乃一职称,泉州回回群众直呼其为夏•不鲁罕丁。其子在明朝时取其父名之首音“夏”为姓。成回族夏姓。

  二、元祖不鲁罕丁出生地考略。

  元祖不鲁罕丁出生地,多见于伊利汗(波斯)开才龙,仅白寿彝先生在其所撰之《中国伊斯兰教存稿》称:“吴记之夏不鲁罕丁及舍刺甫丁,并见《白图泰游记》,游记中称夏为陁婆离慈人,舍为开才龙人,二地并属大食(阿拉伯)。”另,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历史事实亦可证元祖不鲁罕丁是阿拉伯人。那就是,“泉州伊斯兰教”最早多逊尼派,什叶派虽有,但为数较少,到南宋时,泉州的穆斯林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已形成了一股社会力量,以宋代官员蒲寿庚(阿拉伯人)为代表的逊尼派势力超过了什叶派势力,而控制着泉州的政治和经济。元朝统治阶级最终使用蒲氏力量灭了宋王朝在泉州的残余势力。受压制的什叶派虽与逊尼派的矛盾有所激化,但仍无法与蒲氏为代表的逊尼派较量。③由上述之历史情况,一个来自波斯什叶派的经师能在泉州立足吗?故而不鲁罕丁乃阿拉人也。

  三、福建泉州夏氏

  自不鲁罕丁主持泉州清净寺教务后,家族世袭达三个世纪。其后裔任泉州清寺主持的有:

  1、夏敕他是随其父来华的,乃不鲁罕丁幼子,其父寿142岁,他也长寿110岁,约出生在元至元25年(1288)④。

  2、夏敕长子(名佚)约在明建文年间(1399)至天顺(1459)任主持(待考)。

  3、夏彦高乾隆《泉州府志》卷十六称:明正德年间(1506)任主持。

  4、夏得升(东升)泉州《重修清净寺碑》称:明隆庆年间(1567)任主持。(得升取自碑记,碑记乃可靠之史料)。

  5、夏日禹泉州《重修清净寺碑》称:明万历年间(1607)任主持。

  夏敕有二子,长子继其业,次子夏文南在郑和船队任总旗官。⑤随船队三下西洋,自明永乐三年(1405)到永乐九年(1411)历时六年。在第三次归国后,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⑥,随行船队之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为此在南京进行了大整编,夏文南在此次整编中,由于年高被裁,屯居山东。

  回族卜居山东的主要有:“部分军士入居山东,与当地民族通婚,并定居下来,开始军屯生活。”这一现象早在至元十年(1273)元世祖下令:“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明初,以徐达和常遇春为统帅的明军北伐山东,于明洪武元年(1368)平定山东以后,也定居下来,开始军屯生活。徐达和常遇春的部下多回回人,元•明时期的军屯生活,逐渐形成山东的回族聚居村庄。⑦

  福建泉州夏氏族人之迁徙:

  1、泉州伊斯兰教原有逊尼、什叶两派,南宋末年以泉州提举市舶司蒲寿庚为首的逊尼派得势,排斥什叶派,元至正年(1357)至元至正廿六年(1366)以元末泉州守将金吉为首的什叶派投靠福建行省参加政事陈友定,破泉州,杀戮蒲寿庚后裔,掘蒲氏诸冢。⑧迫使大批逊尼派穆斯林逃离泉州。

  2、明洪武三十一年,泉州穆斯林因社会压力,大部分放弃伊斯兰教,与汉族通婚,取汉姓、接受汉文字。⑨昔为回教最盛之泉州,除此二姓(指泉州城的蒲、夏两户)外,余均反教(指泉州城的老户)。⑩夏氏族人逃离泉州。

  3、不鲁罕丁次孙夏文南在明永乐时入伍郑和船队任总旗官,这一事实它证实了在永乐初年夏氏族人外出求学,谋生之迁徙。

  四、山东德州北营回民村之夏氏

  明永乐15年(1417)有苏禄东王、西王、峒王率340余人之庞大外交使团,对明朝进行访问,登长城、上燕山,在北京逗留了27天后返国。东王在乘船沿运河而下,行至山东德州时因感染风寒而不治病逝,消息传到北京,明成祖敕谕表示深为哀悼,并安慰他们的随行家属,派官员在德州择地,以王礼安葬。为保护他们的生活需要,明廷赐给祭田二顷二十八亩,还专门从历城(今济南)调拨回回人夏乃马当、马丑斯、陈咬住三户,优免杂役相兼守坟。此后,苏禄东王之子安德鲁、温哈刺及其随行人员与夏、马、陈三户回回人家相互婚姻,由此,形成了东王墓地北营回民村,同时也有了苏禄和中国血统相结合的温、两姓氏。与此同时,夏乃马当也就被推为北营回民村夏姓的祖先。紒紜矠夏乃马当(按:乃马当又译莱麦丹,此词系阿拉伯语言汉译音,意为九月,即伊斯兰教的斋戒月。)乃为明廷军屯于山东的夏文南之子,其宗族世系为福建泉州夏氏之四世裔孙。回族夏姓,在国内至今尚未发现其他资料;可以证明在夏不鲁罕丁家族外,有独立取“夏”为姓者,故而在国内的回族夏姓似独此一家宗族。夏乃马当在山东历城被调到德州北营,夏文南被军屯于山东,夏乃马当乃夏文南之子也。

  德州北营回民村夏氏族人之迁徙。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苏禄东王五世孙安守孙上疏乞复原粮七十五石,因人口繁衍,口粮被扣,故有是请。紒紝矠从这道疏文的内容看北营回民村的人口增长,明永乐十五年(1417)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历时一百九十三年,温、安、夏、马、陈五户均有八、九代人矣,本为三十余人之自然村靠俸禄和自耕为生活来源,而今时过境迁,明室对之淡薄,入不敷出,也不足为怪了,被迫离家谋生,势在必行矣。一也。

  清朝灭明后,北朝回民村的俸禄没了下落,加之乾隆中期(1756)至(1765)年间大运河河堤决口,水淹北营,几次灾难尚可重整家园,但在最后一次水漫北营时,传闻此次水势之大,将城墙摧毁,只剩六砖之高的城墙根了。紒紞矠北营回民村遭此特大天灾人祸,从此人去屋空。当然尚有其他灾难,但由此北营回民村之回民流散各方,势所必然矣。二也。

  ○主麻•夏承厚

  发贴者:夏伟

标签:回族 夏氏 祖源 考略 镇江 夏氏 家谱 注校 
相关评论

夏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手机号/微信:18908662169


夏氏宗亲网为纯属公益性的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弘扬大禹文化为夏氏宗亲提供寻根问祖,沟通交流,资料查询。全站资料永久免费对全球的夏氏宗亲开放,若发现网站所载信息若有不准确之处,请与管理员联系以便更正或删除

闽ICP备17018138号